![]() |
![]() |
|
En 简 繁 |
宁化,闽赣边境山区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
田野考察笔记片段: (2011年9月宁化县明珠村)"......明珠村内目前还流传着很多与黄通有关的传说,老人们说起黄通都眉飞色舞,并带领参观与黄通有关的一些遗迹......顺治三年十月清将田国泰率兵200围剿,黄通身披红袍,跃马提刀,率义军在中瓦窑(长关)大败清兵后,退守明珠村。石鸡:从明珠村到社下路中曾有一石公鸡,黎明时分会引吭高歌,几年前修路,石鸡被破坏;从明珠村到社下路中有一匹石马,每当夜幕降临,就会现身,后来这匹马成了黄通的坐骑,历经数百年石马仍然栩栩如生。......" (2011年7月宁化县湖村镇临田寺)“......临田寺,传说1、黎坊村民传说,临田寺的和尚武艺高强,有会飞的和尚;传说2、黎坊村民传说,临田寺和尚人数很多,势力大,与黎坊村民有矛盾,黎坊村民惧怕,以致娶亲的轿子都不敢从临田寺门前经过;传说3、黎坊村民传说,有“先有临田寺,再有黎坊村”的谚语;传说4、黎会容传说,临田寺有4、5百年的历史,有“先有临田寺,后有光严寺”之说。传说5、湖村七乡龙脉所在之地 ;......” + 点击此处下载更多田野笔记摘录 田野考察照片
其他材料
|
研究简介 明末清初,在闽北与赣东南的崎岖山地间“盗贼”蜂起,他们串联流窜、占山建寨、劫掠乡村、攻打城市,佃农和峒民是他们的主要身份。从明末至清初的几十年间,清朝势力的步步紧逼,南明朝廷的短暂统治,地方军事将领在抗清与反清问题上的反复,为佃农和峒民的“动乱”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,明清官府、地方军事力量和由士绅领导的乡村社会力量都以不同的方式消解“贼寇”影响。与此同时,主导地方社会的士绅阶层在清初数十年间在效忠问题上受到困扰,他们中的一部份人被当时或后世的传记作者描述为忠贞的明代遗民,但他们更大的兴趣似乎在于解决地方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,从表面上他们最终都融入清朝,但他们的身份焦虑、认同危机和家国情怀都隐藏在他们所留下的文本中。
|
![]() |
||
版權所有 © 香港中文大學 歷史系 2013 香港中文大學 馮景禧樓221室,沙田,新界,香港 電話: (852) 3943 7158 傳真: (852) 2603 5685 Email: hisanthro@gmail.com |